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奋斗者 正青春」郑宏明:养蚝人的“蚝”情与壮志

2023-05-15 21:46:24 815

摘要:央广网南宁8月24日消息(记者唐志强 通讯员刘芷邑)“这是我的公司,也是我的家。”初见郑宏明是在一个几排屋子围起来的院子里,左边是办公区,右边是加工厂,再往里走,是郑宏明居住的地方。院子内还养了三四条大狗和几只鸡鸭。常年在海上工作的缘故,郑...

央广网南宁8月24日消息(记者唐志强 通讯员刘芷邑)“这是我的公司,也是我的家。”初见郑宏明是在一个几排屋子围起来的院子里,左边是办公区,右边是加工厂,再往里走,是郑宏明居住的地方。院子内还养了三四条大狗和几只鸡鸭。常年在海上工作的缘故,郑宏明古铜色的皮肤在白色条纹衬衫的映衬下尤为显眼。

1988年,郑宏明辞去了在水产公司稳定的工作,毅然决然开始养蚝。如今,郑宏明从事这一行已有34年了,分别在2008年和201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授予“科技种养能手”和“科技种养大王”称号。

郑宏明在蚝排上展示他的生蚝(央广网发 雷琦竣 摄)

“靠海吃海”,谈及为何突然转行,郑宏明说,“龙门港镇周边都是海域,发展水产养殖业会更有前景。”龙门港镇是钦州市钦南区的一个下辖镇,距离市区47千米,东邻钦州港,北濒茅尾海,南靠北部湾,光海域面积就有24.87平方公里。郑宏明介绍,因为龙门港镇特殊的地理区位,90%的当地人都依靠海洋资源来从事远洋捕捞和水产养殖工作,其中以养殖大蚝的居多。

以前养蚝主要是往海里投石头,等着生蚝爬上来自然生长,但是这种方法效率低,蚝的质量、大小也参差不齐,还污染环境。后来变成滩涂插养,但这种方法周期长,最快也要四年才能长成大蚝。有什么办法能不污染环境,而且能又快又好地养殖大蚝呢?经过不断探索和试验,郑宏明的生蚝养殖技术得到不断改进,由滩涂插养改为浮筏吊养,养殖周期也从四五年缩短到两年半。

养蚝技术不断精进,蚝排规模也逐渐壮大。2003年5月,他成立钦州市海华蚝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以大蚝养殖、加工和科研为主的民营科技型企业。2010年,郑宏明创立的水泥块串大蚝育苗技术及粘蚝串吊养殖技术模式,普及并推动了钦州乃至整个广西养蚝业的发展。

同时,他还带动周边养殖户成立了“钦州市兴业海产大蚝养殖专业合作社”。渐渐地,合作社养殖技术不断更新,养殖产量不断提高,从亩产2万至3万斤,提高到亩产6万斤。目前养殖规模已达3000多亩,年产大蚝超5000吨,产值达3600多万元。“通过养殖生蚝,我们的收入比之前好多了,当地许多人都脱了贫,走上了‘致富路’。”郑宏明说。

养殖大蚝是一项技术活。蚝排上吊着的大蚝一串有五六只,十斤左右。大蚝在生长时容易成堆,几只连在一起,影响生长速度和质量。这时候,就需要工人拿着撬刀把蚝分开,再放回海里养殖。但蚝壳易碎,一旦敲破,这只蚝就无法存活了。

除了生蚝养殖,郑宏明还做起了生蚝副产品——生蚝罐头,销往北京、上海、长沙等城市。

“公司刚成立的时候规模还不是很大。一开始生蚝卖两毛钱一斤,现在能卖到6块钱一斤,翻了好多倍;年产值也从当年的几万块,到后来的十几万、几十万,现在整个公司的年产值已经破千万了。”

郑宏明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借着“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他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2013年,郑宏明在文莱成立了“海华渔业公司”,与文莱国家开展大蚝养殖合作。此后,每一年郑宏明都会到文莱去传授养殖技能,带动产业发展。“但是这几年因为疫情就没有过去了。”郑宏明说。

该公司还牵头成立钦州市钦南区近江大蚝专家组,围绕大蚝产业,通过引进、转化、集成等方式开展大蚝采苗、标准化养殖、加工技术改进示范推动,从而提高种苗质量、提高养殖和深加工技术水平,延长产业链。

2017年,该公司制造的抗风浪养殖大蚝蚝排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2021年,该公司与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制新型PE抗风浪蚝排养殖系统,具有优良的抗风浪性能,可以抵抗一定等级的台风以及长时间的季风吹击。“一般来说,以前做的能抗10级、11级的台风,现在我们连15级的台风都不怕了。”郑宏明骄傲地说。

据了解,这种浮筏设计长90米、宽15米,使用寿命达10年以上,可吊养大蚝2万串,年产大蚝100吨,产值达100万元。

郑宏明和他的抗风浪型蚝排(央广网发 雷琦竣 摄)

如今,郑宏明已步入花甲之年,四个子女也都长大成人。“大的三个都在医院工作,小儿子今年高考去了桂林上大学。”郑宏明本应该在家颐养天年,却每天都还会出海。“我基本上每天都要出海去看蚝排,还要去看育蚝苗的工厂。现在又有了深海捕捞,基本出趟海要五天才能回来。”郑宏明说。

未来,郑宏明的公司将在钦州大力推广使用新型PE抗风浪蚝排,建立一条加工大蚝系列生产线,筹建一座3000吨级冷库以及一个年产1200万串、产值人民币1亿元的大蚝原种蚝苗育苗场工厂,形成大蚝养殖、加工、销售产业一体化产业,继续扩大带动钦州—广西—全国沿海大蚝养殖,打造一条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全产业链。

郑宏明在前往蚝排养殖基地的船上(央广网发 雷琦竣 摄)

此刻,郑宏明正在前往蚝排基地的船上,拉着牵引绳,站立着望向蔚蓝大海,一步步靠近前方的蚝排。他的“蚝”情始于此,但他的壮志绝不终于此。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